教会领袖如何对待自己的服侍(太24:45-51)
JETHRO
I. 回顾
A. 耶稣关于祂再来的教导是在“两个教导”中给出的,其一因在橄榄山传讲,而被称为“橄榄山论述”,记载在马太福音24-25章、马可福音13章和路加福音21章中。其二因在马可楼传讲,而被称为“马可楼论述”,记载在约翰福音13-17章。
B. 在马太福音24-25章中,耶稣预言了圣殿被毁(太24:1-2);指出了祂再来(末世)的各样预兆(太24:3-28);揭示了祂再来的情景(太24:29-31);劝勉及警告教会如何对待祂的再来(太24:15-25: 30);最后以启示祂自己为坐在地上宝座的君王——审判万民做结束(太25:31-46)。
C. 耶稣再来的情景(太24:29-31)。大灾难后尚存活的人都将看到耶稣第二次降临(太24:29-31,可13: 24-25,路21:25-26)。耶稣再来时,将出现的四个情景:
29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,日头就变黑了,月亮也不放光,众星要从天上坠落,天势都要震动。30那时,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,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。他们要看见人子,有能力,有大荣耀,驾着天上的云降临。31他要差遣使者,用号筒的大声,将他的选民,从四方,从天这边到天那边,都招聚了来。(太24:29-31)
1. 天上的迹象(太24:27,29):耶稣再来的那日,日头将变黑,
月亮不放光,众星从天上坠落,天势都震动,闪电从东边发出,直照到西边(太24:27)。
27闪电从东边发出,直照到西边。人子降临,也要这样。(太24:27)
2. 人子的兆头显在天上(太24:30):“兆头”及耶稣的形象。那时,每一个人都将真实地看见天上有一个真实的人——耶稣,就如祂复活被提时一样,大有荣耀、驾着云降临(徒1:11)。
11“加利利人哪,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?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,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,他还要怎样来。”(徒1:11)
3. 号筒的大声(太24:31):即保罗所说的“末次号筒”(林前15:52),及启示录里的“第七号”(启11:15)。“大声”是指所有人都能听见,这是耶稣招聚祂选民——教会被提的号声。
4. 选民(教会)被提,地上的万族哀哭(太24:30-31):祂的使者(天使)将参与教会被提,天使将在被提的时候,用号筒的大声召聚选民。而地上万族因看见人子驾着天上云降临而哀哭。
D. 教会如何看待耶稣再来的4个劝勉及警告(太24:45-25:30)。耶稣藉着五个比喻和一个警告——无花果树的比方(太24:32-35)、贼的比喻(太24:43-44)、仆人的比喻(太24:45-51)、十个童女的比喻(太25:1-13)、按才受托的比喻(太25:14-30);以及警告——那日子、那时辰,没有人知道,只有父知道(太24:36-42),从四个方面劝勉及警告教会,如何看待祂的再来:
1. 教会如何看待耶稣再来的日子(太24:32-44)。耶稣藉着二个比喻——无花果树的比方(太24:32-35)、贼的比喻(太24:43-44)、和一个警告——那日子、那时辰,没有人知道,只有父知道(太24:36 -42),劝勉及警告教会——要认出祂再来的世代,但不要猜测祂再来的日子和时辰,及警醒预备迎接祂的再来。
2. 教会领袖如何对待自己的服侍(太24:45-51)
3. 如何预备自己迎接耶稣再来(太25:1-13)
4. 如何运用自己的恩赐服侍(太25:14-30)
II. 教会领袖如何对待自己的服侍(太24:45-51)
A. 比喻三:仆人的比喻(太24:45-51)。耶稣用仆人的比喻教导教会领袖——如何对待自己的服侍。教会中有两种领袖宣称跟随耶稣:一种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;另一种是恶仆。
45“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,为主人所派,管理家里的人,按时分粮给他们呢?46主人来到,看见他这样行,那仆人就有福了。47我实在告诉你们: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。48倘若那恶仆心里说:‘我的主人必来得迟’,49就动手打他的同伴,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。50在想不到的日子,不知道的时辰,那仆人的主人要来,51重重地处治他(或作:把他腰斩了),定他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,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。”(太24:45-51)
B. 忠心有见识的仆人:耶稣指出了忠心有见识仆人,在服侍上的四个特征:
1. 一是对主忠心:就是全心全意地遵行主的话,对主的话不打折扣,主怎样说,我们就怎样作。主所求于管家的,就是要他有忠心(林前4:2),并且一直到死都要有忠心,就必得神所赐的生命冠冕(启2:10)。
2所求于管家的,是要他有忠心。(林前4:1-2)
10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…你务要至死(一直到死为止)忠心,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。(启2:10)
2. 二是有见识:有见识就是即有认识神的知识,也有服侍人的聪明和智慧,即明白神的心意,也知道教会的需要,即懂得如何满足神的心,也能满足教会的需要。作为一个服侍者,最可怕的三种情形:有忠心而无见识,或有见识而无忠心,或者既无忠心又无见识,这三种情形都不能服侍好教会。有见识的人一定是一个爱神、爱人如己的人;一定是一个是明白神的心意的人;一定是一个是良善谦卑的人;一定是一个是不爱世界的人。
3. 三是管理家里的人:“管理”不是辖制掌控,而是看护、照顾、安慰、劝勉人,及作群羊的榜样(林前14:3,帖前5:14,彼前5:2-3);“家里”就是教会(提前3:5);“家里的人”就是教会的信徒(弗2:19)。教会领袖在神家里的身分一面是神的管家,一面是神的仆人。千万不要将神赐给我们服侍的权柄或职分,当做可以获得特权的工具,要按神的心意“管理家里的人”,不辜负主的托付。
14我们又劝弟兄们,要警戒不守规矩的人,勉励灰心的人,扶助软弱的人,也要向众人忍耐。(帖前5:14)
2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,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。不是出于勉强,乃是出于甘心;也不是因为贪财,乃是出于乐意;3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,乃是作群羊的榜样。(彼前5:2-3)
15倘若我耽延日久,你也可以知道在 神的家中当怎样行,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,真理的柱石和根基。(提前3:15)
19这样,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,是与圣徒同国,是神家里的人了。(弗2:19)
4. 四是按时分粮:“分粮”就是把神的话分享给神家里的人,以及用自己的恩赐和知识服侍有需要的“家人”,使人的生命得到牧养。“分粮”不仅仅是教会领袖的工作,每一个信徒无论生命大小,在神的家里——教会都有一份应尽的职责,即按着当下你所能做的,向身边的家人提供属灵的供应,例如:探望和关怀有需要的家人、为软弱的家人祷告、积极参与各种团契、及积极分享自己的领受等。
C. 恶仆:“恶仆”并非是没有得救的人,而是“心里”承认耶稣是“我的主”的人。恶仆为恶的主要原因是——对主再来没有正确认识,自以为“主必来得迟”,因此就放纵自己行恶。小心——对主再来没有正确认识,很可能会变成恶仆。耶稣指出了“恶仆”在服侍上的两种表现:
1. 动手打他的同伴(太24:49):“动手打”不一定是真的打人,包括用言语、纷争、结党的等方式,使其他圣徒心里难过、受伤、软弱跌倒的,都算是打人;“同伴”是指教会里的同行的弟兄姊妹。教会领袖千万不可在服侍中,伤害那些与我们同行的弟兄姊妹,教会的家人之间应凡事都不可亏欠人,惟有彼此相爱,而不是“动手打同伴”(罗13:8)。
23论到提多,他是我的同伴,一同为你们劳碌的…(林后8:23)
8凡事都不可亏欠人,惟有彼此相爱,要常以为亏欠,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。(罗13:8)
2. 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(太24:49):“酒醉的人”是指贪恋现今世代的名誉和享受,不警醒,不爱惜光阴,不明白神心意的愚昧人和糊涂人,包括失迷真道的信徒和不信的世人(弗5:15-17,雅5:19)。“一同吃喝”的意思就是与这类人有共同的喜好,并喜欢与这类人在一起。提醒:教会领袖或信徒不是不能与失迷真道的信徒和不信的世人“一同吃喝”,而是不能与这类人同流合污(诗1:1-5),我们与这类人“一同吃喝”的目的是为了与之建立关系,并能救一些人(雅19:20)。
15你们要谨慎行事,不要像愚昧人,当像智慧人。16要爱惜光阴,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。17不要作糊涂人,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。(弗5:15-17)
19我的弟兄们,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,有人使他回转。20…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,并且遮盖许多的罪。(雅5:19-20)
1不从恶人的计谋,不站罪人的道路,不坐亵慢人的座位,2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,昼夜思想…4恶人并不是这样,乃像糠秕被风吹散。5因此当审判的时候,恶人必站立不住;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。(诗1:1-5)
III. 结语
A. 耶稣用仆人的比喻把忠心的仆人和恶仆作了对比,籍此劝勉教会领袖要作忠心有见识的仆人,持守神赐给你的职份,勤勉服侍,依照信徒的实际情况,按时分适合的属灵粮食给你所牧养的人。
B. 凡心里轻忽耶稣再来的人,就有可能成为恶仆。耶稣必出乎他们意料地突然降临,那时他们将受到该得的惩罚。我们必须带着警醒、预备的态度和心愿,盼望主再来(启22:20)。我们如果不对主再来之事警醒,就容易放纵自己,彼此亏欠,甚至与属世和属肉体的人为伍,寻求罪中之乐。
C. 忠心的仆人的结局——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(太24:47)。忠心的仆人在永恒国度里的真实身份——得着权柄掌管城池(路19:17-19)。教会领袖今日若不能全心全意地“管理家里的人”,就不可能在永恒国度里可以“管理一切所有的”。每一个服侍者今天所做的,都只是实习、操练,豫备将来能“管理一切所有的”。
17主人说:‘好,良善的仆人,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,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。’18第二个来,说:‘主啊,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五锭。’19主人说:‘你也可以管五座城。’(路19:17-19)
D. 恶仆的结局——主必重重的处治他,定他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;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(太24:51)。“重重的处治他”原文字义是“将他切成两半(或作腰斩)”;“假冒为善的人”是指有名无实的虚假信徒;“同罪”即同样的结局,“在那里”指当神的审判临到时;“哀哭切齿”是指后悔当初所做的,可惜已经晚了。
E. 呼召:在这个日益败坏、逼迫、妥协的世代,我们的主需要更多忠心有见识的仆人挺身而出牧养祂的家人,为祂作见证,捍卫祂的道。你愿意回应神的呼召,做一个忠心有见识的仆人吗?你愿意做一个良善的好管家吗?你愿意做一个按时分粮给有需要的人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