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甸园故事之一:神的创造与神的永恒计划(创1:3-2章)

学习本课的目的

1. 认识神的创造与神永恒计划之间的关系。

2. 认识神永恒计划成就的最终状态。

I. 概述

A. 藉着上一讲的信息我们知道,圣经已经显明了七个历史时期,其中第三个时期——伊甸园时期就是当今世代的开始。伊甸园时期的故事记载在创世纪1-3章中,其中记载了两个重要事件——一是神创造的故事(创1:3-2:25);二是人被神赶出伊甸园的故事(创3)。

B. 神多次提醒以色列人“要追念上古的事”,并告诉他们——祂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,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,祂的筹算必立定,祂说出的就必成就,祂谋定的也必作成(申32:7,诗77:11,赛46:9-11)。

9你们要追念上古的事,因为我是神…再没有能比我的。10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,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,说:‘我的筹算必立定,凡我所喜悦的,我必成就。’11…我已说出,也必成就;我已谋定,也必作成。(赛46:9-11)

1. 上古的事:是指圣经中所显明的,过去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,尤其是神的作为,其最重要的事件就是神的六天创造。

2. 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:神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是指什么?答

案是神的永恒旨意——即神的大家庭计划。神的大家庭计划是藉着神的救赎计划,把祂的子民从罪中拯救出来,带入永恒的国度,永远与祂同在(启21:3)。

C. 神提醒我们追念上古的事,目的是让我们知道,这些事是显明末后之事的影子,祂是掌管宇宙万物及人类历史的神,从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到末后,祂都已设定好计划,并且祂所谋定的,任何人也无法改变,祂必作成。

D. 今天,我们就藉着查考“上古的事”——当今世代之初,神的六天创造,来看“末后的事”——神的救赎计划完全实现之后的状态。

II. 神创造目的及背景

A. 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讲的创造,不是创世纪1:1节中“起初”的创造,而是经历了“起初”的创造,“地变为空虚混沌”之后的再造,神这次的创造是在伊甸园时期的前六天完成。

B. 神创造的目的,就是为成就祂的永恒计划——为祂的大家庭计划中的重要成员——人类预备一个居所——伊甸园,使祂可以与被祂造的人在一起,并且让人类管理祂为人类所造的居所。虽说这一荣耀计划因人类的犯罪被神暂停,但神的旨意不会因被造的人犯罪而改变,祂必热心成就祂所创造的一切。

C. 神六天创造的背景——地是空虚混沌,渊面黑暗(创1:2)。这节经文在希伯来原文里的意思,不是说地是空洞的,没有任何物质,而是指地是荒凉、混乱的,完全被水及黑暗所覆盖,没有地面、没有光、没有空气、没有食物,不适合人类居住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神开始了六天的再造。

2地是空虚混沌,渊面黑暗;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(创1:2)

D. 从当时的地是“渊面黑暗”的,我们可以得知神是在晚上开始创造的。但这个晚上不一定是宇宙中的第一个晚上,缺是当今世代的第一个晚上。同时,这也是犹太人的一天从晚上到早晨的原因(创1:5)。

5神称光为昼,称暗为夜。有晚上,有早晨,这是头一日。(创1:5)

E. 另外,根据创世纪5:3节的经文,我们可以推断出伊甸园时期非常短暂,约有100年左右(亚当被赶出伊甸园后首先生该隐和亚伯,之后130岁生赛特,以此推断亚当被赶出伊甸园时约100岁左右)。

3亚当活到一百三十岁,生了一个儿子…起名叫塞特。(创5:3)

III. 神的创造与神永恒计划的应验

A. 神创造的细节记载在创世纪1:3-2:25节,是神永恒计划的开头。神永恒计划的应验主要记载在启示录21:1-22:5,是神永恒计划的结局。同时查考这两处经文,可以帮助我们对神创造的目的,及神的永恒计划最终应验的状态,有一个全面的认识。在此,我们分四部分简要查考。

B. 其一是神最初的六天创造(创1:3-31)。

1. 藉着圣经我们得知,其中前五天创造了可供人类生存的自然界,第六天创造了人类。

2. 在创造人类时,赐给人管理全地的权柄(创1:26-28)。但是这项权利因人的犯罪,做了罪的奴仆,而被撒旦窃取了(约8:34, 12:31,罗6:16,弗2:2)。

3. 这项权柄将在耶稣再来的背景下,在得到救恩的人中得到恢复(启20:6,22:5)。

5不再有黑夜,他们也不用灯光、日光,因为主神要光照他们,他们要作王,直到永永远远。(启22:5)

C. 其二是规定了第七天的性质——安息日,以及安息日的作为——要歇一切的工,进入安息(创2:1-3)。

1. 在神规定了第七日的性质及作为后,摩西曾两次教导以色列人守安息日(出20:8-11,31:13-16)。

13“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说:‘你们务要守我的安息日,因为这是你我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…14…凡干犯这日的,必要把他治死;凡在这日作工的,必从民中剪除…16故此,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为永远的约。(出31:13-16)

2. 耶稣关于安息日的教导。耶稣对安息日有了更清晰的定义——人子是安息日的主(太12:8,可2:28,路6:5)。耶稣之所以是安息日的主,因为耶稣的牺牲流血为我们带来安息。耶稣曾教导说——凡劳苦担重担的人,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你们得安息。我心里柔和谦卑,你们当负我的轭,学我的样式,这样,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(太11:27-29)。

3. 这段经文对于当下的教会仍然有实际的意义,希伯来书对此讲得十分清楚(来4:1-11)。

1我们既蒙留下有进入他安息的应许,就当畏惧,免得我们中间或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。2因为有福音传给我们,像传给他们一样,只是所听见的道与他们无益,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。3但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,正如 神所说:“我在怒中起誓说,‘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!’”其实造物之工,从创世以来已经成全了。4论到第七日,有一处说:“到第七日,神就歇了他一切的工。”5又有一处说:“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!”6既有必进安息的人,那先前听见福音的,因为不信从,不得进去…9这样看来,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,为神的子民存留。10因为那进入安息的,乃是歇了自己的工,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样。11所以,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,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。(来4:1-11)

D. 其三是对六天创造过程中,与设立伊甸园及创造人有关的细节说明(创2:4-25)。在这个说明中,显明拉两个重要的属灵真理。

1. 一是在神为人所预备的居所中,由原来只有神与人同在的状态,因人犯罪,使仇敌魔鬼得以进入其中,并且魔鬼成为空中掌权者的首领(弗2:2)。这种状态要一直持续到耶稣再来,撒旦被捆绑在无底坑之时(启20:1-2)。

1我又看见一位天使从天降下,手里拿着无底坑的钥匙和一条大链子。2他捉住那龙,就是古蛇,又叫魔鬼,也叫撒但,把它捆绑一千年,(启20:1-2)

2. 二是神与人立了第一个约——即伊甸之约,这是一个关乎人类生死的约。可惜,那时的全人类——亚当、夏娃违约了。因他们的违约,使人类进入了死的咒诅之中。这就是今天每一个不信主之人的结局,以及这一结局的产生原因。

a. “死”的两层含义——一是与神永远分离,在人类犯罪被神赶出伊甸园时就已应验;二是肉体归于尘土(传3:20,12: 7),在亚当被逐出伊甸园后,亚当930岁时也已经开始应验,直至进入永恒时才被神完全破除(启21:4).

4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,不再有死亡,也不再有悲哀、哭号、疼痛,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。”(启21:4)

b.  伊甸之约的破除。新约——即十字架之约——耶稣的死代替了使人罪,将人从死的咒诅中拯救出来,是破除伊甸之约咒诅的唯一办法。十字架之约自耶稣被钉十字架开始,至白色大宝座审判前一直有效。

E. 其四是神永恒计划完成之后的状态。神的永恒旨意就是把祂的子民从罪中拯救出来,恢复神的大家庭计划,及恢复祂为人类所造的居所。使祂可以在为被造的人预备的居所中,与人永远同在。这就是每一个得到救恩的人,在永恒之中的状态(启21:3)。

1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,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,海也不再有了。2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,预备好了,就如新妇妆饰整齐,等候丈夫。3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:“看哪,神的帐幕在人间。他要与人同住,他们要作他的子民;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,作他们的 神。4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,不再有死亡,也不再有悲哀、哭号、疼痛,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。”5坐宝座的说:“看哪,我将一切都更新了。”又说:“你要写上,因这些话是可信的,是真实的。”…7得胜的,必承受这些为业。我要作他的 神,他要作我的儿子。(启21:1-7)

IV. 结语——如何回应神的永恒计划

A. 虽说我们今天活在一个黑暗、混乱、动荡的时代,我们所处的环境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,但这并不否意味着脱离了神的永恒计划,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在神的计划之中。

B. 我们必须选择永恒的视角,正确地看待——暂时与永恒,至轻与至重,毁坏与更新,苦楚与荣耀,叹息与欢笑,忍耐与盼望,今生与来世,看见的与看不见的(罗5:2-5,8:18-25,林后4:16-18)。分清哪一方面重要,哪一方面不重要。

C. 如果我们能真正体会到神的心意,明白祂计划的时候,我们会更加感谢神——我们只是天平上的微尘,却在神无限的大能中,因着祂的恩典,在祂的永恒的计划——救赎的恩典上有分,可以成为神大家庭的一员。

D. 认真查考圣经,圣经中许多“上古的事”都与“末后的事”有关。

E. 地球会永远长存(诗104:5,传1:4,赛45:18)。

思考与讨论问题:

1. 根据讲义,简述你对神的创造与神永恒计划之间关系的理解。

2. 根据讲义,简述神永恒计划成就的最终状态。

3. 简述本课对你最有帮助的方面。

 

Previous
Previous

伊甸园故事之二:创世纪3章的时间脉络及背景信息3-1

Next
Next

起初(创1:1-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