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课 神是我们永恒的居所

I. 复习

A. 在约翰福音 13-17 章,耶稣对门徒讲述的主题是神的爱和荣耀。耶稣的主要目的是启示并带领我们进入神圣之爱,并且让我们体验在创世之前,祂与父一同拥有的荣耀。我们的命定是永远地活在三一神的永恒团契里。

22你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,使他们合而为一,像我们合而为一。(约17:22)

9神是信实的,你们原是被他所召好与他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分。(林前1:9)

3…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。(约一 1:3)

B. 随着文化和世界中爱的继续冷淡,以三一神之间的亲密关系做为我们的楷模,与三一神的团契密切互动,以永恒燃烧的爱,作为我们的源泉,这将装备教会的心,使其充满对神的爱 ,从而可以面对巨大的压力。

C. 约翰福音 13 章是一个预言性的比喻,揭示了神谦卑的爱。耶稣向父神、门徒和仇敌展示了祂谦卑之爱的本质。在约翰福音 13 章,耶稣向祂的门徒表明,祂的事工和领导性质永远建立在神圣的谦卑之上。神的本性就是谦卑。

5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。6他本有神的形像,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,7反倒虚己,取了奴仆的形像,成为人的样式。(腓 2:5-7)

D. 耶稣的谦卑表现在十字架、祂在我们生命中的带领、为万国执行神的计划上(赛 49-55),以及耶稣在未来的世代以服事领导全世界(赛49:7)。服事就是祂来世上并且还要再次来的原因。

45因为人子来,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,并且要舍命,作多人的赎价。(可10:45)

37主人来了,看见仆人警醒,那仆人就有福了。我实在告诉你们:主人必叫他们坐席自己束上带进前伺候他们。(路 12:37)

E. 约翰福音13 章与14 章密切相关。 13 章主要指出耶稣上十字架为我们提供一条通往父(约14:6) 和进入父家 (约14:3)的道路。洗脚是包括古代近东在内,古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洗脚有三种具体方式,这些方式与约翰福音13-17中的几个关键主题相关。

F. 洗脚是一种招待客人的方式,主人的仆人(约 14:3)会为客人洗脚;或者在表达友爱和承诺的时候(约 15:13);以及在圣殿敬拜的时候(启 21:3,21:22)。

II.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

27…你们心里不要忧愁,也不要胆怯。(约14:27)

A. 耶稣预言地球上将有一个巨大的压力时期。在那些日子里,许多人由于与耶稣脱节(太 26:41),以及与福音脱节——也就是与国度的计划和故事情节脱节(罗 11:25),会被四种主要的负面情绪所困扰。

B. 在马太福音24 章中,耶稣谈到三种不同的情绪动态,包括受迷惑的心(太24:4-5,11,24)、忧愁的心(太 24:6)和冷酷的心(太24:12)。在马太福音24 章,耶稣揭示出了一个重要的过程,即忧愁的心受迷惑后,会变成冷淡的心。

C. 在马太福音24 章,耶稣重点警告的是迷惑(太24:4-5,11,24),祂警告我们不要受迷惑,也命令我们不要忧愁(太 6:25-34,约14:1, 27),因为担心和焦虑是被迷惑的温床。如此大的恐惧将使许多人会因此而死亡(路 21:26)。

D. 在最后的晚餐(约 13 章)的前两天,耶稣在马太福音24章中预言了军事冲突、种族冲突、瘟疫(复数)、地震、背叛和殉道,耶稣劝勉他们不要忧愁(太 24 :6)。 在约翰第 14 章耶稣告诉我们治疗忧愁的方法,就是与神亲密。

33(作为忧虑的替换)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。(太6:33)

41耶稣回答说:“马大,马大!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.42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,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,是不能夺去的。”(路10:41-42)

30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,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。31但那等候耶和华的⋯他们奔跑却不困倦,行走却不疲乏。(赛40:30-31)

E. 耶稣在约翰福音14 章中的信息,可以装备使徒和末世教会,藉着与三一神家庭的深入团契,可以自信地走在公义、平安和喜乐中。

F. 耶稣教导的目的是装备祂的追随者,在全球日益增长的压力下,能够行在得胜中。祂指示门徒与三一神进行对话,这会使我们的心充满平安与喜乐,可以避免我们在压力下跌倒。

11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,是要叫我的喜乐,存在你们心里⋯(约 15:11)

1我已将这些事告诉你们,使你们不至于跌倒。(约16:1)

33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,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⋯(约 16:33)

G. 约翰福音 13-17 章是最伟大的教师,关于我们应拥有的荣耀和特权最伟大的教导。因为我们可以不付代价地进入父的家 (约14:3), 并通过与圣灵相交 (约14:6),来到天父的面前 (约14:23)。

23耶稣回答说:“人若爱我,就必遵守我的道,我父也必爱他,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。(约 14:23)

III. 神是我们的居所

1主阿,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。(诗90:1)

A. 耶稣强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——神是我们的居所。先知摩西是第一个向沙漠的游牧民族教导这点的人。这是一个在旧约中多次出现的概念,新约更加关注这一点。

B. 约翰福音第 14 章说明了住在父里面的方法,就是要通过与圣灵的神秘结合。耶稣正装备使徒与神深度地结合(约 15)。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来看父的家:

1. 父的家就是新耶路撒冷(启21:3)

2. 父的家就是神自己(诗篇90:1,赛 57:15)

3. 父的家就在我们里面(来3:6,约14:23)

C. 家是我们得到养育、认同、团队、肯定、振兴、供应、保护、归属和共享的地方。这些动态游的因素将因漂泊的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,特别是越接近末世受到的影响会越大。耶稣在马太福音24:7和启示录中说明的征兆,将在地球上引发信徒和非信徒具有历史意义的迁徙情况,数百万人将无家可归。至此,明白天父作为我们居所的启示将变得至关重要。

D. 神为父之心的启示至少从四个方面理解:

1. 救恩性——这是天父救赎世界的计划(弗 1:8)

2. 个人性——天父希望与我们建立关系(罗 5:8)

3. 家庭性——我们已经成为与神圣家庭互动的一部分(弗 3:14)

4. 末世性——末世论的结论就是关于天父的完全启示。启示录是通过子向我们显明了父(约14:9,林前 15:27-28)

E. 末世的移民危机(赛 13,24,启 6-9)将是情感创伤和真实危机的重要来源。许多人的内心将充满巨大的恐惧和焦虑。2020年,有7百万成年人普遍患有焦虑症,6百万成年人患有恐慌症,受此影响最大的年龄范围是 14岁至 60 岁。研究还表明,与 2019 年相比,2020 年有62% 的美国人焦虑程度增加。

25人心忧虑,屈而不伸,一句良言,使心欢乐。(箴12:25)

F. 目前有 2千6百万难民及在本国内的流离失所者。他们因战争、饥荒或宗教迫害而流离失所。由于失去家庭、工作、团体和亲人等,创伤后应激障碍、抑郁、焦虑和精神疾病的比例非常高。

IV. 父作为我们安息的地方

8腓力对他说:“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,我们就知足了。”(约 14:8)

A. “主啊,你为自己创造了我们,我们的心在安息于你之前是不安的。”—— 圣奥古斯丁

B. 我们被邀请通过与三一神的互动,来住在神的火中,从三一神的团契中和从圣徒彼此之间接受神的爱,并将祂的爱之火释放回给神、给彼此和给世界。

C. 在约翰福音14章,耶稣非常详细地回答了使徒们在寻求回应不要忧愁的命令时,所涉及的四个基本问题。耶稣在本章中的教导围绕以下四个问题构成:

1. 决心的问题——37彼得说:“主啊,我为什幺现在不能跟你去?我愿意为你舍命。”(约13:37)

2. 该做什幺的问题——5多马对他说:“主啊,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,怎幺知道那条路呢?”(约14:5)

3. 满足的问题 ——8腓力对他说:“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,我们就知足了。”。(约14:8)

4. 遇见(神)的问题 ——22犹大(不是加略人犹大)问耶稣说:“主啊,为什幺要向我们显现,不向世人显现呢?”。(约14:22)

D. 在约翰福音14:1-3节, 耶稣向彼得和门徒保证,因为祂的应许和祂在十字架上的工作,他们与天父的关系是安全的。正是通过耶稣所受的苦难,让我们在现在和未来有一个团契的地方。

10原来那为万物所属,为万物所本的,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,使救他们的元帅受苦难得以完全,本是合宜的。(来 2:10)

E. 在约翰福音14:6-7节,耶稣教导说,祂自己是我们与父相交关系的模式(道路)、品质(真理)和源头(生命)(约15,17:26)。在基督耶稣的身上,我们看到在与天父关系中应有的态度、品质和能力。

4基督是我们的生命,他显现的时候,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。(西 3:4)

F. 在约翰福音 14:8-21 中耶稣回答了知足的问题,祂教导我们可以获得的联合、天父的灵、神赐顺服之爱的恩典,以及靠神的大能使福音发挥引响力。

G. 在约翰福音 14:22-31 中,耶稣教导我们圣灵的角色,并带我们进入认识圣灵的实践。

思考与讨论问题:

1. 在约翰福音 13-17 章,耶稣对门徒讲述的主题是什么?(参I-A )

2. 如何看待三一神之间的亲密关系?(参:I-B)

3. 在马太福音24 章中,耶稣谈到哪三种不同的情绪动态?(参:II-B)

4. 在马太福音24 章,耶稣重点警告的是什么?(参:II-C )

5. 如何看待耶稣在约翰福音14 章中的信息?(参:II-EF)

6. 我们可从哪三个方面来看父的家?(参:III-B)

7. 简述你对神为父之心启示的理解(参:III-D)

8. 简述使徒们在寻求回应不要忧愁的命令时,所涉及的四个问题(参:IV-C)

 

Previous
Previous

第三课 爱的信心:胜过羞耻(约14:2-3)

Next
Next

第五课 耶稣是道路、真理和生命(约14:4-6)